5月1日上午,在尧都区屯里镇沟上村临汾燃气公司屯里门站,站长李建亮正穿上防静电服走向场站,预备开端巡检调压器。
市区有各类燃气用户30余万户,出产日子所用的天然气都是从屯里门站运送出去,经过燃气管网,抵达家家户户的灶台。
场站里,一台由扑朔迷离的外表、大小不一的阀门和各种形状的管道组成的调压器正安稳运转,巨大的压力让明黄色的管道轻轻颤抖。李建亮走近调压器,目光投向一处处外表、接口、阀门,仔细仔细查看设备正常运转状况。
“咱们每小时对调压设备做一次巡检。”李建亮说,“主要是查看调压器的参数表,用手持检漏仪进行测漏,查看是不是存在漏气现象,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作时的状况。”
随后,李建亮走到操控室内的电脑前。屏幕上,一连串的数据不断跳动,他介绍:“平常要紧盯电脑,监控各类工艺方针,侧重重视进口压力、出口压力和进口温度、出口温度。”
不仅仅是“五一”期间据守岗位,门站的整体职工都是全年无休,24小时轮番据守。在李建亮眼里,门站作为整个城区天然气供气的“第一关”,压力大、职责大,必需要时间在岗,不敢有一点点懈怠。
当天下午,李建亮来到管线所的春晖作业室,研究一个作废配件,方针是修旧利废。几年来,他使用作业之余尽力研究技能,霸占了多项燃气技能难题。上一年,他和几名搭档一同尽力,成功研究出蜗式控速作业法,改变了燃气调压器阀门操作流程,减轻了对阀口垫的压力,使阀口垫寿数从本来的15天提高到现在的180天。仅此一项就发生经济效益25万元,这项作业法也被评为“五小”比赛优秀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