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25日,大巴山下起了大雨,熊红武没有停下上山的脚步。从技改检修开始以来,他每天奔波于现场,清洗保养仪表阀门、整改问题,助力技改检修顺利完成,他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。
熊红武是普光分公司采气厂普光采气管理区的主任技师,大家都习惯称他为熊哥。工作27年来,他一直扎根一线,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采气工、破解难题的主任技师、技术非常精湛的工匠的转变,他在大巴山里默默成长、在平凡的一线铸就匠心,先后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、国家级成果1项、省部级成果2项等,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技术论文3篇,获得油田优秀员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工作多年来,熊哥从始至终坚持苦干实干的作风,喜欢钻研现场的难题,专挑“硬骨头”啃,针对“流量计计量误差”“可燃探头经常性误报警”“计量分离器排液管线易堵塞”等一大批影响生产管理的瓶颈和技术难题,他千方百计想办法、找出路,查资料、请教他人,失败了一次又一次,从不气馁。他常将自己的想法与技能大师王红宾讨论,最终把这些“拦路虎”都解决了。
5月10日,普光气田全面停产技改检修开始,熊红武主动请缨,要承包检修站场的孔板阀问题整改。于是他每天7点多就坐车上站,在一座集气站一待就是一天,直到晚上才回来。5月的天气,时而高温暴晒、时而暴雨,他就抢时间,抢进度,近20多天整改阀门问题16项,清洗孔板阀56台,保养取压阀220余次,为检修工作顺利推进贡献力量。
随着气田开发节流阀明显制约气井生产,快速解决节流阀故障实现复产就显得很重要,而这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就是拆卸提升螺母,该螺母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开度,再加上杂质容易堆积在提升螺母和阀杆的配合间隙中,这项工作费时且不易操作。为此,熊红武打磨出2个与提升螺母键槽配合的键,设计了一套提升螺母拆卸专用工具,大幅度的提升工作效率,并在气田推广使用,受到职工的好评。
“缺少小零件,找熊哥,一定不会错。”区里人常说。大家都知道熊红武有个百宝箱,里面的东西都是他平时平日里去站上更换下来的坏的物件、废旧的仪表、小零件等,在别人眼里的“废物”他却当成宝,凡是没坏的小部件都纳入箱中,可以移花接木到其他仪表阀门上发挥余热,久而久之,爱淘宝的他在职工中就传开了。
“熊哥,这些螺丝没什么用了,扔了吧?”“可别,说不定以后用得着。”5月18日,在202集气站检修现场,熊红武又捡到了“宝”。“一切成本皆可控”可不是一句口号,要真正落到实处,这让本来就爱节约的熊红武变得更“抠门儿”了。看到检修换下来的双阀组、五阀组,这些又脏又旧、满身是油的阀门,他却总是兴致勃勃。忙的时候他就把这些“旧物”收起来,一旦有一点点休息时间就用来修整这么多东西,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,喷脱漆剂,拆卸阀组,润滑清洗……原来的废旧阀门变了样。技术员张伟都不禁感叹“阀门经熊哥手,定能换新颜”。
熊红武总爱说:“修修还能用,即使修不好,好的零件可以用在另外的地方。”他的妙招在于善于收集旧物,善于发现好物,善于组装新物,在集气站仪表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,发现有些压力表超压,有的不回零,直接换新表成本又比较高,这些小问题,自己能修就自己修,对压力表游丝紊乱做调整,对指针脱落变形做修复,有问题的压力表经过他的手,经过检定合格率达100%,又能用了。
多年来,在他手上修好的东西不计其数,维修加热炉节流阀执行机构、流量计五阀组、BV阀等大量的生产设备设施,为企业创效200余万元。
作为区资深的仪表技师,熊红武为人和善,他深知“一枝独放不是春”,所以他愿意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倾囊相授,因此也是区最受欢迎的老师,大家都喜欢他接地气的授课方法,都乐于拜他为师。
在专业人才教育培训“千人计划”中,唐琴与熊红武签订了师徒协议。为了让唐琴更好更快地熟悉业务,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带着唐琴去集气站学习,为她一一进行讲解,丝毫没有保留。他还将普光集气站的仪器仪表用简图画下来,并进行标注,方便唐琴在需要时进行查询。有时候唐琴理解不了,他便通过站场更换下来的旧仪器给唐琴更清楚地讲解,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唐琴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。后来,唐琴还在全国采气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金牌。
2021年10月区里有几名大学毕业生要参加油田技术比武,熊红武在培训时发现他们操作能力不强,于是主动把他们留下来“开小灶”,手把手地教,一项一项过,一遍不会多来几遍。晚上,给他们补理论知识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大家都有长足的进步,有两人进入前五。“我很谢谢熊哥,是他那么耐心地教我们实际操作,才让我晋级前五,有机会去参加集团公司的技术比武。”今年4月,程振迪作为选手去濮阳培训前,感激地说道。
从血气方刚的七尺男儿到白发渐染的中年男人,熊红武从一知半解的技术小白到技术非常精湛的工匠,他怀着一颗匠心,在大巴山这片热土奋斗、拼搏、用心筑梦,像极了山中的野百合,默默地兀自绽放。每每提到他,大家总会说:“熊哥一点也不‘熊’,他那是真牛!”